TPU浆料涂布体系无卤阻燃配方
针对使用DMF溶剂的TPU浆料涂布体系,若需尝试次磷酸铝(AHP)和硼酸锌(ZB)作为阻燃剂,需系统性评估其适用性。以下是详细分析及实施方案:
一、次磷酸铝(Aluminium Hypophosphite, AHP)的可行性分析
1、阻燃机理与优势
阻燃机理:
高温下分解生成磷酸、偏磷酸,促进TPU成炭,形成保护层(凝聚相阻燃)。
释放PO·自由基,中断燃烧链式反应(气相阻燃)。
优势:
无卤环保,低烟低毒,符合RoHS/REACH标准。
热稳定性较好(分解温度≈300℃),适合TPU涂布后烘干工艺(通常<150℃)。
2、应用挑战与解决方案
挑战 | 解决方案 |
DMF中的分散性差 | 使用表面改性AHP(如硅烷偶联剂KH-550处理)。预分散工艺:将AHP与DMF、分散剂(如BYK-110)球磨至粒径<5μm。
|
高添加量需求(20-30%) | 与协效剂复配(如硼酸锌、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),降低总添加量至15-20%。 |
影响涂层透明度 | 选用纳米级AHP(如粒径<1μm),或与透明阻燃剂(如有机磷酸酯)复配。 |
3、推荐配方与工艺
配方示例:
TPU/DMF基料:100 phr
表面改性AHP:20 phr
硼酸锌:5 phr(协效抑烟)
分散剂BYK-110:1.5 phr
工艺要点:
将AHP与分散剂、部分DMF预混合,高速剪切(≥3000 rpm)30分钟,再与TPU浆料共混。
涂布后烘干温度建议120-150℃,时间延长10%(确保DMF挥发完全)。
二、硼酸锌(Zinc Borate, ZB)的可行性分析
1、阻燃机理与优势
阻燃机理:
高温下生成B₂O₃玻璃层,隔绝氧气和热量(凝聚相阻燃)。
释放结晶水(≈13%),稀释可燃气体并降温。
优势:
协效性强,与AHP、ATH等复配可提升阻燃效率。
抑烟效果显著,适合对低烟有要求的场景。
2、应用挑战与解决方案
挑战 | 解决方案 |
分散稳定性差 | 选用纳米硼酸锌(如粒径<500nm)。添加润湿剂(如TegoDispers750W)。 |
阻燃效率较低(需高添加量) | 作为协效剂使用(添加量5-10%),搭配主阻燃剂(如AHP或有机磷系)。 |
可能降低涂层柔韧性 | 与增塑剂(如DOP或聚酯多元醇)复配,补偿机械性能损失。 |
3、推荐配方与工艺
配方示例:
TPU/DMF基料:100 phr
硼酸锌(纳米级):8 phr
次磷酸铝:15 phr
润湿剂Tego 750W:1 phr
工艺要点:
采用砂磨机将硼酸锌预分散至DMF中(粒径≤2μm),再与TPU浆料混合。
涂布后建议增加烘干时间(如延长至30分钟),避免残留水分影响阻燃性。
三、AHP+ZB复配体系的综合评估
1、协同阻燃效果
气相-凝聚相协同:
AHP提供磷源促进成炭,ZB增强炭层稳定性并抑制阴燃。
复配后LOI值可提升至28-30%,UL94可达V-0(1.6mm)。
抑烟性能:ZB可减少50%以上烟雾释放量(Cone Calorimeter测试)。
2、性能平衡建议
机械性能补偿:
添加2-3%的TPU增塑剂(如聚己内酯多元醇),维持涂层柔韧性(断裂伸长率>300%)。
使用超细粉体(AHP/ZB粒径<2μm),减少对拉伸强度的负面影响。
工艺稳定性控制:
浆料粘度需控制在2000-4000 cP(Brookfield RV, spindle 4, 20rpm),确保涂布均匀性。
四、与溶剂型液态阻燃剂的对比
参数 | AHP+ZB体系 | 液态磷氮阻燃剂(如Levagard4090N) |
添加量 | 20-30% | 15-25% |
分散难度 | 需预处理(高剪切/表面改性) | 直接溶解,无需分散 |
成本 | 低(约$3-5/kg) | 高(约$10-15/kg) |
环保性 | 无卤,低毒 | 部分含卤(需确认具体产品) |
涂层透明度 | 半透明至不透明 | 高透明度 |
五、实施步骤推荐
1、小试阶段:
测试AHP/ZB单独及复配效果(添加量梯度:10%、15%、20%)。
评估分散稳定性(静置24小时无沉淀)、粘度变化、涂布流平性。
2、中试验证:
优化烘干工艺(温度/时间),测试阻燃性(UL94、LOI)及机械性能。
对比成本:若AHP+ZB体系综合成本低于液态阻燃剂30%以上,具备替代价值。
3、量产准备:
与供应商合作定制预分散AHP/ZB母粒(DMF载体),简化生产流程。
六、结论
在分散工艺可控的前提下,次磷酸铝和硼酸锌可作为TPU/DMF涂布体系的阻燃剂,但需注意:
1、必须通过表面改性+高剪切分散解决粉体团聚问题;
2、建议以AHP为主阻燃剂+ZB为协效剂复配,平衡效率与成本;
3、若对透明度或柔韧性要求极高,仍建议优先选择液态磷氮阻燃剂(如Levagard 4090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