橡胶模压和挤出产品有什么区别

橡胶模压和挤出产品有什么区别

伴随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,橡胶制品的应用十分广泛,对于随处可见的橡塑产品,密封圈、胶条、胶管、胶套、垫片等。橡胶制品常见的成型方式有模压和挤出两种,分别可以制成橡胶模压密封件与挤出胶条等,制成品各自使用功能不同,选取工艺也会有所不同,各有优缺点。下边来说一下橡胶模压产品和挤出产品的区别。

一、模压

模压,又被称为压制成型或压缩成型,指的是橡胶原料在闭合的模腔内借助加热、加压而成型为制品的橡胶塑料加工方法。模压成型,将粉片状、团粒状的胶块,先制作与成品相似形状的料坯,放在加热模具的型腔中,经过闭模加压,使之成型并固化或硫化,再经脱模获得产品。

模压适用热固性、热塑性、橡胶产品的成型加工,广泛用于工农业、交通运输、电气化工、建筑机械、日常用品等材料领域。采用模压工艺制成的橡胶制品主要是结构连接件、防护密封件和电气绝缘件,制成密封圈、垫圈、保护套、密封塞、包边套、垫片、油封、杂件等产品。

1)优点:

1、产品尺寸精度高,形状规矩漂亮,表面光洁。

2、可以根据需求做成任何形状,一次成型平板状产品。

3、制品的内应力低,翘曲变形小,收缩率小,机械性能稳定。

4、生产效率高,可批量生产,便于实现自动化和专产化。

2)缺点:

1、产品长度有限制,并不适合存在凹陷、侧面斜度或小孔的复杂产品。

2、产品飞边较厚,去除飞边工作量大。

3、模具制作复杂,开发周期长,成本比较高,对制作工艺和压机有一定的技术要求,只适用于批量生产中小型复合材料制品。

二、挤出

挤出,又被称为挤压模塑或挤塑成型,指的是物料通过挤出机料筒和螺杆作用,一边受热塑化,一边向前推送连续经过机头,制成各种截面制品的加工方法。挤出成型,一般是根据加工物的类型和形状,选定挤出机、机头和口模,以及相应的辅助装置,然后确定挤出工艺条件,如螺杆转速、机头压力、定型温度等。在挤出过程中,物料通常都要经过塑炼,还需要进行冷却固化或硫化等的定型方式,采用不同的挤出工艺,可获得不同的产品。

挤出可适用于热塑性塑料和橡胶的加工,实现配料、造粒和胶料过滤。挤出产品在建筑工业、石油化工、机械制造、电子设备、汽车航空等领域都有应用。使用挤出工艺可以制成密封条、管材、板材、片材、薄膜、打印机复印机滚轴、电线电缆包覆橡套、橡胶轮胎胎面条、内胎胎筒、各种复杂断面形状制品及其空心、实身、发泡等成品橡塑制品。

1)优点:

1、长度无限制,可根据需要生产任意长度的管材、条状、棒材、异型材等。

2、生产周期快,生产效率高,产量大,可连续化生产,应用范围广。

3、极少有废品产生。

4、一机多用,挤出机可通过更换不同的螺杆和机头,生产加工多种物料和制品。

2)缺点:

1、只可以做成管条状制品。

2、精度相比较差,一部分复杂形状无法生产加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