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BT无卤阻燃剂的复配方案

PBT无卤阻燃剂的复配方案

针对PBT无卤阻燃剂的复配方案,需综合考虑阻燃效率、热稳定性、加工温度兼容性及材料力学性能。以下是优化的复配建议及关键分析:

一、核心阻燃剂组合

1、次磷酸铝(Aluminium Hypophosphite) + MCA(三聚氰胺氰尿酸盐) + 硼酸锌(Zinc Borate)

机理:

次磷酸铝(热稳定性>300℃):在凝聚相促进成炭,气相中释放PO·自由基阻断燃烧链反应。

MCA(分解温度300℃):分解吸热并释放惰性气体(NH₃、H₂O),稀释可燃气体,抑制熔滴。

硼酸锌(分解温度>300℃):促进形成玻璃化炭层,抑制烟雾和余烬。

配比建议:次磷酸铝(10-15%)+ MCA(5-8%)+ 硼酸锌(3-5%)。

 

2、氢氧化镁(表面改性) + 次磷酸铝 + 有机次膦酸盐(如ADP)

机理:

改性氢氧化镁(分解温度~300℃):表面处理(硅烷/钛酸酯)提升分散性和热稳定性,吸热降低材料温度。

有机次膦酸盐(如ADP,热稳定性>300℃):高效气相阻燃,与磷-氮体系协同增效。

配比建议:氢氧化镁(15-20%)+ 次磷酸铝(8-12%)+ ADP(5-8%)。

二、可选增效剂补充

纳米粘土/滑石粉(2-3%):提升成炭质量和力学性能,减少阻燃剂添加量。

PTFE(聚四氟乙烯,0.2-0.5%):抗熔滴剂,防止燃烧滴落。

硅酮粉(2-4%):促进形成致密炭层,改善阻燃性和表面光泽。

三、需避免的组合

氢氧化铝:分解温度仅180-200℃,低于PBT加工温度(220-250℃),易提前分解失效,不推荐使用。

未改性氢氧化镁:需表面处理以避免团聚和加工分解,否则可能影响材料性能。

四、性能优化建议

1、表面处理:对氢氧化镁、硼酸锌进行硅烷偶联剂处理,提升分散性和界面结合。

2、加工温度控制:确保阻燃剂分解温度>250℃,避免加工降解。

3、力学性能平衡:通过复配纳米填料(如SiO₂)或增韧剂(如POE-g-MAH)补偿强度损失。

典型配方示例:

阻燃剂添加量及功能定位表

阻燃剂 添加量(wt%) 功能定位
次磷酸铝 12% 主阻燃(凝聚相+气相)
MCA 6% 气相阻燃、抑烟
硼酸锌 4% 协效成炭、抑烟
纳米滑石粉 3% 增强炭层、力学补强
PTFE 0.3% 抗熔滴

 

六、测试验证方向

阻燃性:UL94 V-0(1.6mm)、LOI>35%。

热稳定性:TGA测试残炭量>25%(600℃)。

力学性能:拉伸强度>45MPa,缺口冲击>4kJ/m²。

 

通过实验调整比例,可实现高效无卤阻燃且保持PBT综合性能。